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

孟子·告子下 十五

孟子·告子下 十五

孟子曰:「舜發於畎畝之中,傅說舉於版築之間,膠鬲舉於魚鹽之中,管夷吾舉於士,孫叔敖舉於海,百里奚舉於市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;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人恆過,然後能改。困於心,衡於慮,而後作。徵於色,發於聲,而後喻。入則無法家拂士、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恆亡。然後知生於憂患,而死於安樂也。」

孟子說:“舜在田野中興起,傅說從築牆的苦役中提拔出來,膠鬲從魚鹽販子中提拔出來,管夷吾從獄官手中提拔出來,孫叔敖從海邊的隱居生活中提拔出來,百里奚從買賣場所提拔出來。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擔子加給這個人,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,使他的筋骨受勞累,使他的肌體受饑餓,使他的身子受困乏,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幹擾、被打亂,以此來使他心理受振動、性格變堅韌,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。一個人常有過失,才能改正;心志遭困苦,思慮被阻塞,才能發憤有為;表露在臉色上,抒發在言語中,才能使人瞭解。國內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士人,國外沒有勢均力敵的國家和外患的威脅,國家常常會滅亡。這樣,就能明白憂患中能獲得生存、安樂中會遭致滅亡的道理了。”

轉載至 http://202.101.244.103/guoxue/%E5%85%B6%E4%BB%96%E5%8E%86%E5%8F%B2%E4%B9%A6%E7%B1%8D/%E8%BE%91%E6%B3%A8%E7%B1%BB/%E5%AD%9F%E5%AD%90%E5%85%A8%E8%AF%91/Resource/Book/Edu/JXCKS/TS010056/0013_ts010056.htm

【注釋】
①傅說(yuè):傳說是商代一位賢人,因罪服刑,在傅險築牆;後被商王武丁訪求到而提拔為相。版築:古代築牆的方法,用兩版相夾,填入泥土,用杵搗實,拆版後即成土牆。②膠鬲:傳說是商紂王的臣,他怎麼被提拔、被誰提拔,已不見於記載。③管夷吾:即管仲。原是齊國公子糾的家臣,糾與公子小白(即後來的齊桓公)爭奪君位,失敗後逃至魯國而遭殺;管仲也被魯人囚禁押回齊國。後由鮑叔牙推薦,被桓公提拔為相。④孫叔敖:楚國隱士,後被楚莊王提拔為令尹。⑤百里奚:見本書《萬章上》第九章注。⑥拂:違背,不順。⑦拂(bì):通“弼”,輔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